各功能区党委、管委会,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市直属各单位:
家风是社风的基本细胞,家风正,则社风洁,家风是当代人不可或缺的精神血脉,是社会生活的丰富内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为更好地提炼新时期瑞安人精神,通过建设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彰显出新形势下瑞城新面貌,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让瑞安拥有更多道德温度、精神高度、文明热度,根据市文明委的工作部署,决定在全市广大家庭中开展“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线索征集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
二、活动时间
2016年4月1日起至6月30日。
三、征集要求
(一)征集对象
本次活动面向全市家庭、社会各界征集好家风、好家训故事线索,采取组织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征集。
(二)征集内容
紧扣“家风家训”这一核心内容,以一个词或一句话阐释家风家训,能体现家庭文化的传统特点和鲜明的时代特色,要求富有内涵、贴近生活、便于传诵,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训既可以是自家世代相传的,也可以是推荐收集整理别人的经典家规家训。
(三) 征集要求
要求真挚朴实、语言精练、内涵丰富,每篇家风家训文字一般不超过60字,最好一并附上1000字左右的家风故事。
四、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深入挖掘。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线索征集活动,动员和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征集活动,挖掘、荟萃和展现蕴藏在广大家庭中的好家风、好家训,做好推荐报送工作,同时也为评选文明家庭打下良好基础。此次征集活动,塘下镇推荐优秀家风家训不少于20条,其它乡镇(街道)不少于10条,推荐情况将纳入2016年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内容。
(二)落实责任,做好推荐。各乡镇(街道)要进行专门部署,落实专人负责,推荐家风家训线索需填写《瑞安市“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线索征集表》(具体见附件),并以word形式报送至邮箱:rawmbddk@126.com。其他群众推荐或自荐可填写好《瑞安市“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线索征集表》,以word形式报送至邮箱,或直接报送至瑞安市文明办道德建设科(联系人:王锃,电话:65813875)。
(三)广泛发动,营造氛围。广泛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到“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线索征集活动中来,在整个瑞城营造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邻里互助的文明家庭氛围。优秀家风家训作品要在《瑞安日报》、瑞安广播电视台、中国文明网瑞安站和文明瑞安公众号等媒体上进行宣传展示,并作为文明家庭评选的重要依据。届时结集成书,供各地学习交流,让广大群众在征集中得到感化、在参与中得到感悟,从而自觉传承良好家风,提升道德素质。
附件:1. 瑞安市“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线索征集表
2. 征集表样式(供参考)
瑞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3月31日
附件1
瑞安市“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线索征集表
推荐单位(个人): 联系电话:
家庭名称 |
| ||
家庭住址 |
|
联系 电话 |
|
家风 家训 |
(一般不超过60字) | ||
家庭 基本 情况 |
| ||
家风 故事 |
(1000字左右,写不下可另附页) |
附件2
瑞安市“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线索征集表(样表 现代)
推荐单位(个人):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XX
家庭名称 |
黄良桐家庭 | ||
家庭住址 |
瑞安市XX街道XX号 |
联系 电话 |
XXXXXXXXXXX |
家风 家训 |
低调做人,高效做事。 | ||
家庭 基本 情况 |
黄良桐今年72岁,一生执着于教育事业,曾先后获得全国两基先进工作者、全国特教先进教育工作者、省少先队功臣、瑞安市教育功臣等众多荣誉称号。良好的家风造就和谐幸福一家,在黄良桐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家里出了7名教师,全家均乐于助人。他家被评选为“温州最美家庭”。 | ||
家风 故事 |
低调做人,高效做事(家风故事附后) |
家风故事
低调做人,高效做事
五世同堂和乐融融
在黄良桐的手机里,有一张前不久拍摄的全家福。全家福的正中间是家族中最年长的老人,现年91岁,他是黄良桐的岳父,黄良桐本人也已成为太公,一家人五世同堂,和乐融融。
“老人家就愿意住在老家,哪怕来瑞安住,也待不了几天,就想要回去。”黄良桐说。
因为担心独居仙降大坑村的老人,黄良桐的妻子经常在家没待几天就赶回仙降照顾老人,孩子们也总是在周末轮流去照看老人。
正聊着,门铃响了,原来是黄良桐的儿媳妇来了。她是来为家里打扫卫生的。
“我平时工作很忙,加上膝盖不太好,不能长时间蹲着,所以孩子们总是定时来到家中,帮忙打扫卫生,把家中的杂事处理好。”黄良桐笑着说。
小区热心人筹办公益早餐
黄良桐不仅是全家的主心骨,也是小区里知名的热心人。“绿竹有节身自直,春风无语更醉人”,这是贴在黄良桐家门口的对联。在每年春节前夕,黄良桐都会受小区业委会的委托编撰春联,把小区打扮一新,内容有励志的、有修身的、有创业的……不仅增添了新年的氛围,更让春联的内涵滋润小区老少的心田,将中华传统美德与新时代精神风貌交融在一起。“左邻右舍情同手足并肩创大业,前幢后座休戚与共协力建小区”,这幅贴在小区正门口的对联就全面反映了小区全体业主的精神内涵。
为了给大伙儿谋福利,黄良桐和业主委员会一起筹办公益早餐,免费为小区居民提供白粥等。他还担任小区老协负责人,热心为小区老人服务,带头并积极鼓励邻居参加文体活动。
退而不休继续发挥余热
从事教育工作40年的黄良桐虽已退休,但仍身兼市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指导少先队工作。2014年,黄良桐还接手了小学生放学后托管服务工作,市里专门成立了社区教育协会负责该项目,黄良桐担任会长。
黄良桐介绍,小学生一般是下午3:30至4:30放学,但家长一般都要下午5:30后才能下班,“空档期”成了很多家长不得不面对的难题。开展小学生放学后托管服务工作,就是希望能有效解决双职工子女小学放学后无人看管的后顾之忧。
“只要我还干得动,就会继续为瑞安的教育事业出力。”黄良桐说,不过因为年纪渐大,他也想慢慢放下手头一些事情,出去走走看看。
一门7教师教育界传美名
在黄良桐的影响下,儿女也都选择了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两个儿子曾当校长,加上曾担任过校长的黄良桐,一家之中走出3位校长,两个女儿也分别是骨干教师,加上黄良桐妻子及二媳妇,全家共有7位教师,这已成为瑞安教育界的一段佳话。
因为家中成员大部分是教师,于是家族聚餐的时候,就成了一个小型的“教育研讨会”。大家会把近期教学中碰到的问题,或者眼下的教育热点拿出来讨论。比如班里的差生如何转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考试能力与动手能力如何有效结合等问题都是饭桌上的热门话题。
黄良桐家教甚严,家里有一则不成文的“家训”——“低调做人,高效做事”。黄良桐解释,“做人一定要低调,低调处世,虚怀若谷,有礼有节。做事要高效率,那就是要敬业要动脑筋,要忠诚‘太阳底下最灿烂的事业’,教师职业虽然不可能有震天动地的创举,但‘润物细无声’,人们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教导,我们必须以敬业的精神、高效的目标干好自己的事业。在我家,我认为这是孩子们对长辈最大的孝顺。”黄良桐说。
瑞安市“传承好家训,建设好家风”线索征集表
(样表 古代)
推荐单位(个人):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XX
家庭名称 |
孙锵鸣家庭 | ||
家庭住址 |
|
联系 电话 |
|
家风 家训 |
耕读修身、兄友弟恭、夫妻敬爱、国为家先、 隐忍勉学 | ||
家庭 基本 情况 |
清晚期瑞安孙锵鸣一族,家风恪守儒家道德规范,重视永嘉事功之学并以此修身治家,族中以名士和官吏居多。晚清风云人物,孙锵鸣驰骋官场二十余年,达到过政治生涯顶峰也经历过罢官的人生低谷,对立身处世和持家治业之道自有一番深刻见解。孙锵鸣过完八十大寿的第八天,提笔为文,每日撰写一小节,连续五天写完约3400字的《家训随笔》。全文行书,字体端庄遒劲。它成了孙氏子孙世代相传的法宝,也是温州历史上最有影响力、最有代表性且内容完整的士大夫家训。 | ||
家风 故事 |
孙锵鸣《家训随笔》(家风故事附后) |
家风故事
孙锵鸣《家训随笔》
一、耕读修身
孙家世代耕读传家,从第五代始迁祖起至三十代,祖辈中考取功名或入仕为官者不在少数。其中,孙锵鸣祖先孙名世曾任鸿胪寺序班,祖父9岁即会撰写文章,其父亦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历代祖先的耕读遗风,给子孙树立了远大理想和努力向上的榜样,家训家规自然成为族内各个成员实现个人理想的人生导向。因此,孙锵鸣在《家训随笔》开篇,就细述孙锵鸣三兄弟接受童蒙、读书和科举的过程,还提到他们的塾师和座师全是当时的名士高官,比如,孙锵鸣座师为同治皇帝老师翁心存(翁同龢之父)。显然,孙家祖先认为子孙的成长离不开名师督导,也告诉子孙,耕读之路是与今后获得的成功人生紧密相联的。
孙锵鸣父亲出身邑庠生,家中大小事情皆亲力而为,把“但愿润身不润屋,虽无恒产有恒心”对联挂在厅堂内,激励子孙修身须有“恒心”。孙锵鸣自幼受祖辈熏陶,到后来他借仕途平步青云且拥有高位,但却视富贵如浮云。孙锵鸣知道,那是祖辈长年的嘱咐与叮咛,遂在《家训随笔》写道:“有屋数十楹,足以庇风雨矣;有田几千亩,足以供饭粥矣。”他想用这些训言来告诉子孙,富贵总是不长久的,务必牢记“恒心”两字的家训,在人生路途上要时刻修治自身。即使没有丰富的物质条件,或者成不了官场与其他场面之上的人才的时候,也要必须遵照家训平凡生活,千万不可做出污秽行为和背上坏名声,给祖宗蒙羞。
二、兄友弟恭
古代社会强调“兄友弟恭”的天然伦理关系,作为用来加强家庭伦理凝聚力的重要手段。1838年,孙衣言和孙锵鸣在京城参加会试。有天深夜,居住在西四牌楼(今北京市西城区)的孙衣言烧煤取暖,不断煤气中毒。孙锵鸣听到消息后,从米市胡同(今北京市宣武区)一路颠扑到了相隔二十余里外的其兄住处。另日,孙锵鸣病卧,孙衣言延请医生熬夜煎药,衣不解带在床边日夜调护。
这两则小故事足可以见两兄弟手足情深,孙锵鸣在《家训随笔》中称其是“相依为命”也。
三、夫妻敬爱
家族以家为最小单位,家因夫妻而生,夫妻和睦成为家族子孙要求遵守和效仿的典范。孙锵鸣父亲希曾年少时经常参与雅士的文酒之宴,唱和赠答。后来家道中落,其父放弃学业,也谢绝了一些交游,每日务农早起晚归,忙于养家糊口。其母也没有配备婢仆,伺奉老姑外又精心为丈夫准备饮食。孙锵鸣在《家训随笔》中是这样描写他的父母亲:“夏日汗涔涔循肩背下,衣领半湿。入夜纺织补纫……鸡鸣始欲寝,与我父黾勉同心。”铢铢积累,至晚年为孙衣言、孙锵鸣两兄弟分家产时,已近200亩家田矣
应该说,孙锵鸣这代殷实的家底是由其父母互敬互爱共同缔造的结果,《家训随笔》记录此事,一来是孙锵鸣劝诫子孙要常念先人缔造家庭之艰难,二来达到垂教后嗣以继祖先之德的愿望。
四、国为家先
历代来,在瑞安庞大的官僚队伍中,孙家堪称科举家族。截至清末废除科举家,孙家的科举情结一直延续不断。《家训随笔》突出通过“读书、应试、做官”来光耀门庭是家族子孙必须要走的人生道路,“我子孙有科第成名入仕者,皆祖宗之庇荫也。”正因为如此,在孙锵鸣教育之下,孙锵鸣的十一个儿子,除长子夭折外,其余大部份都是通过科举而成名成才。
《家训随笔》还记载了孙衣言因回避担任同科同考官的孙锵鸣,曾放弃参加一次科举考试。1847年,孙锵鸣担任清朝丁未科第十一房同考官分校礼闱(会试阅卷),其兄孙衣言也参加考试。按照清代科举亲属回避制度,两者中必须有一人实行回避,家族科举考试情结遭受到回避制度的冲撞。孙锵鸣怕兄长失去会试,就想告假不当考官,孙衣言又恐弟弟失去担任同考官的机会,两兄弟万般纠结。这时,孙衣言反倒劝其弟道:“汝初次考差,外差既两失矣,得一分校,搜索一二好门生,胜吾自得多矣!吾乡举如此之艰,即入场能必获乎?汝不必过为我计也!此不过迟我一科,弟毋介意”。最终,孙衣言选择退出回到故乡,孙锵鸣在此次担任同考官的会试中选拔了10多名门生,其中就有后来当为傅相的李鸿章和两江总督沈葆桢。至此,孙家的个人考试情结提升到了为封建王朝选拔取士的最高层次。
五、隐忍勉学
时光在流逝中带走了古人隐忍、勉学等很多精神品质,现代人几乎极少再受家训约束了。孙锵鸣祖父当年返回祖居地砚下生活时,常受族人欺凌,《家训随笔》中写其祖父“辄闭户隐忍不与校”,最后导致族人惭愧而退。孙氏两兄弟相继考中科举后,乡里祝贺者络绎不绝。面对受侮到得人尊敬的局面转换,孙锵鸣认为这是先祖德荫后人,告诫“我子孙不可忘也”。孙锵鸣强调做人道理全在《四书》、《五经》,多看儒家书籍的人习性也总不坏,要求子孙努力亲身实践,随时随事对照反省,争取成为圣贤之人且不流为小人所用。
从孙锵鸣的《家训随笔》中可以看出孙氏家族家风严谨,后代子孙个个建树非凡。这份《家训随笔》用词精炼、朴实,易于诵读。情至深处,一一赞颂本族历代祖先的品行与表现,表面上好似与子孙谈心般轻松,却隐藏着时刻劝醒的味道,是一份带有激励与劝诫的总结性家训,在温州地区不为多见。
抄送:温州市文明办
瑞安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3月 31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