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五水共治”背后的历史文化、科学思想和现实意义
作者:   来源:学习有理   发布日期:2017年04月07日 - 11:22:38
“五水共治”是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八八战略”,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快速发展的有力抓手。认真研究“五水共治” 工作中蕴含的丰富理论内涵,进一步领会“五水共治”的精神实质和实践逻辑,对于全省上下更好地统一思想认识,坚决把“五水共治”进行到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五水共治”是中华文化的光辉展现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社会出现后,便与水须臾不可分离。随着人类对水的认识及治水实践的不断深化,产生了历史久远、内涵丰富的水文化。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起源自复杂的河流系统,经历了几千年的治水历史。这一切深刻地影响着现代文明。当前,在浙江10万平方公里大地上深入开展的“五水共治”,深深植根于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紧紧联系着华夏文明的历史血脉。

五水共治”展现了“善治国者先治水”的治理理念。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大江河流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造成对人们生存的威胁。历代王朝都把治水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之一,举全国之力,集全民之智,大兴水利工程建设。从大禹”改“堵”为“疏”成功治水,到秦始皇“兴水利,定地势”,起用李冰修建都江堰,到隋炀帝开挖京杭大运河,历史上留下了无数治水佳话。近现代以来,无论是我国的长江三峡、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还是浙江的新安江水库、千里海塘坝建设等,无不体现对治水的孜孜追求。现在我省推出的“五水共治”,正是顺应时势、回应民声,延续了千年中华治水传统,同样展现了为民治水的博大情怀。

五水共治”展现了“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治理智慧。在“除水患、兴水利”的漫长历史进程中,人们逐步意识到水是万物之源,河是大地之脉,治理好大江湖泊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彻底把水治好,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中华大智慧,和“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超脱情怀,积淀以水为要、整体协调的传统生态观。“五水共治”创造性地把“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有机联系,共同推进,既与中华传统生态观高度契合,也找到了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的现实途径。

五水共治”展现了“强国惠民、孜孜不息”的治理文化。通过治水,人们不断加强对自然的认识,把物质的抗争升华到精神的境界,产生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等诸多与治水相关的文化。其中最核心的大禹治水精神体现出的创新的勇气、超凡的能力、“顾大家舍小家”的品质在历史进程中得到不断传承,为后人所敬仰。“五水共治”站在特定的历史方位,同样从社会和群众对水的需求出发,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以现代大禹的精神开展治水,体现了与中华治水文化的一脉相承。

二、“五水共治” 是“两山”重要理论的生动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只要能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 “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以丰富的实践为依据,深刻揭示了发展的三重境界,以及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这一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浙江新时期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的浙江而言,“五水共治”正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八八战略”为总纲,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路子走下去的重大战略举措。

以“两山”重要理论为指导推进“五水共治”,下了一盘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先手棋”。生态文明是克服和扬弃工业文明弊端的人类文明发展新阶段,是反映和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关系的文明新形态。“五水共治”遵循经济发展新常态规律,从浙江块状经济特色出发,秉持尊重生态法则的大逻辑,以治水倒逼产业整合转型,对空间资源、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集中整治消化低端过剩产能,最终有效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新经济、新业态、新动力发展。其实质,是浙江从江南水乡自身实际出发,以水为要,自觉实践绿色发展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以“两山”重要理论为指导推进“五水共治”,切中了转型升级“拆治归”三字经的“中经脉”。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治水为突破口,以“拆治归”为基本招法的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是贯彻“两山”重要理论的发展“金钥匙” 。“五水共治”在“拆治归”三字经中地位特殊,一头连着“三改一拆”,一头连着“浙商回归”。治水要真正出实效,必然要求“水岸同治”,“水里问题岸上治”。浦江治水的经验就是以强有力的“三改一拆”,大力度推进水晶产业整治,真正破字当头,治拆联手,以拆助治,快速取得治水成效。“浙商回归”需要优质的环境,青山绿水可勾起浓浓的乡愁,激发回乡投资的热情,只有坚持立字为要,归治同向,以归促治,治水与招商良性互动,才能真正念好“拆治归”三字经。

以“两山”重要理论为指导推进“五水共治”,提供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好样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省委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以治水为突破口,作出绝不把污泥浊水带入全面小康的历史性承诺。一段时间以来,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呼吸上新鲜的空气,直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这方面浙江早就做出了行动、付诸于实践。当前,浙江上下正以铁军精神全面剿灭劣Ⅴ类水,争取比全国提早三年完成任务,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浙江样板。这在全国上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起到了示范标杆作用。

三、“五水共治”是科学思维的实际运用

科学思维是真理在认识的统一过程中,对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有机整合,是我们谋思路、想方法、抓工作要遵循的“宝典”。“五水共治”从基层实际出发,抓住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发展之要关键因素,生动地运用科学思维,体现了方法论与认识论的高度一致。

五水共治”充分运用了系统思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生态文明建设要用系统思维,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省委把“五水共治”作为 “牛鼻子”来抓,提出抓治水就是抓有效投资促转型,就是抓社会治理促平安,就是抓现代文明树新风,就是抓绿色发展优环境,就是抓干部队伍转作风。显而易见,“五水共治”正是系统考虑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民生问题,以水为纽带,协调推进各项工作,是纲举目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好抓手、好载体。

五水共治”充分运用了辩证思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的命题。省委在看到我省经济发展带来的水环境污染问题时,创造性地以辩证思维作出“五水共治”的战略部署,把发展与治理同步联系起来,转型与整治协同推进,水里与岸上相结合,在“矛盾”中找到“统一”之法,在解决“对立”中发现“转化”之机,在超越“两难”困境中找到“双赢”之道,突破了“先污染后治理”旧发展模式的制约,解决了治标不治本的根本性问题,确实是发展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有效实践和创造性运用。

五水共治”充分运用了创新思维。“五水共治”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创造性工作,我省大胆创新,开全国之先河,把专项工作提到中心工作位置,举全省之力,以空前的力度抓宣传、抓落实,抓推进,形成全民抓治水的破竹之势。在工作中坚持以治污水为龙头,实行五管齐下,大力推行河长制,全面推进全域全程治水,彻底清除黑河臭河垃圾河,努力提升河道水质,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真正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各项工作。三年多来取得明显成效,浙江治水成为了全国推广的经验典型。

四、“五水共治”是群众路线的典型示范

群众观点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水岭,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五水共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扣群众反映最突出,期盼最强烈的水的问题,是群众点赞的最大惠民工程,也是高高地举起了浙江实践群众路线的鲜明旗帜。

五水共治”顺应群众深切期盼。“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发展起来以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生态环境的要求更加迫切,希望良好的水环境常驻身边。前些年,生态问题特别是水环境恶化问题已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掣肘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江南水乡为水愁”成为人民群众的“心腹之患”。群众的呼声就是我们工作的目标。践行群众路线,开展深入有效的大规模治水工作,是党和政府掷地有声的回应。

五水共治”汲取群众智慧力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间汲取无穷的力量和智慧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体现。“五水共治”工作中,政府、企业和群众齐心协力演好“三重奏”。尤其广大人民群众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踊跃投入其中,贡献自身力量,建立了庞大的“五水共治”志愿服务队伍和体系,推出了“跟着河长去巡河”等系列活动,涌现出了无数感人的事迹和榜样。这充分表明“五水共治”深入人心,接地气、贴基层,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五水共治”推动人民共建共享。“五水共治”是民之愿、民之盼,也是民之幸、民之福。治水的最终落脚点是让人民群众享受水环境的极大改观,让浙江人民生活在“山水浙江、诗画江南”的美景中,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愿景得以实现。截止去年年底,全省地表水省控断面Ⅲ类水以上比例为77.4%,劣Ⅴ类水比例已降至2.7%。人民群众反映,绿水青山又回来了。治水带来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让全省人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治水带来的实际成果。

(作者为浙江省委党校省情研究中心)

bet365网页版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06031833号-1
建议分辨率设置:1024*768,使用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技术支持:普望科技